2008年4月2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五版:浙江潮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有麻烦拨通“百姓热线” 有难题请教免费律师
一把筷子顶得住大矛盾
本报记者 曹志男 通讯员 瞿茂贤

  丽水市132期百姓热线上,市民王大伯拨通了热线,反映市区常胜楼一快餐店违章搭棚的情况。第二天,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到现场勘察,发现王大伯反映属实,执法人员立即责令当事人停止施工,同时拆除违章顶棚。
  “百姓事无小事,件件事关平安。”连续三年荣获平安市称号的丽水市,始终把民生放在重要位置。3月27日,记者跟随“连线平安浙江”采访团走进了平安“绿谷”。

  开门听诉:
  听老百姓自己关心的事

  前不久,家住莲都区的老李想开一家经营医疗器械的店,但搞不清该如何办理《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》,于是他一个电话打进了“百姓热线”。
  “他们安排了食品药品监管局医疗器械处一位工作人员接了电话。”老李乐呵呵地说,现在他正一步步地按照那位工作人员的指导在办理,估计不久就能开店了。
  记者从丽水市纪委了解到,通过“百姓热线”、“开门听诉、公开办理”等渠道,截至去年11月底,根据老百姓反映的各种问题,丽水市各级政府部门制定整改了14865条措施,建立健全了7427条相关制度,解决了老百姓反映的大小实际问题168460个。

  法律指导员:
  村子里来的免费律师

  今年53岁的周少斌是云和县法院的一名老审判员,在法院已经工作了17个年头。记者在法院见到他时,老周正在整理记录一些关于《劳动合同法》的法律条文。和法院的其他法官一样,老周是大湾乡4个行政村的法律指导员,而正在整理的法律条文是他为下个月去村里做法律咨询准备的。
  去年4月份,吊庆坑自然村的一对邻居因琐事引发争执,其中一方将另一方的头砸破了。老周在接到村民的电话后,立马赶到了村里。“打起官司来,按照民事法律,你医药费是肯定要赔的,还要付误工费……”老周耐心地向两家人解释、说法,并计算赔偿数目。最后,打人的村民在了解相关法律后,拿出了3000多元赔偿金,纠纷就此了了。

  平安语录:
  一把筷子折不断

  丽水市委政法委副书记、平安办主任吴益由表示,丽水的平安创建工作连续三年荣获“平安市”称号,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各职能部门之间有效的统筹合作。吴益由给记者打了个折筷子的比喻。他说,政法部门、信访、安监、工商、卫生等单位好比一根根组成平安丽水的筷子,而老百姓日常工作、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纠纷矛盾就是一个个不和谐、不平安因素,一旦遇上不和谐、不平安因素,一根筷子就非常容易折断。而如果把这些筷子捆在一起,就一定能顶得住、化得了、解得开。